[反思]纽约时报披露的最新文件显示,特朗普这个锅甩不掉了
[温哥华头条Vancouverheadline 编辑]
美国如何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加拿大乐活网lahoo.ca醒醒综述】据纽约时报信息显示,美国冠状病毒死亡总人数在这个长周末达到20554人,将意大利甩在后面,成为全球死亡人数最高的国家。
周五全美新增2057人死亡,是截至目前的单日新高。
虽然目前美国的人均死亡率尚低于意大利,意大利是每10万人中有32人死亡;在美国,每10万人中的死亡人数是6人。但有专家警告称,是因为地理和人口密度的因素帮助缓解了美国的疫情死亡现状。
据目前的政府预测显示,如果不采取进一步的防控措施,美国的死亡人数可能会达到30万;而如果特朗普政府一旦取消为期30天的强制性居家命令,这一数字也可能飙升到20万。
面对短短几个月来,全世界因疫情而发生的重大变故,大家难免心情沉重,尤其是美国。据纽约时报有新闻反思,新冠病毒的爆发已经给美国社会和经济造成了沉痛打击,而这一切是否原本就可以避免?
而且,全美国的知识分子与媒体都搞不明白一件事情:过去3个月,尤其是1月21日美国发现第一起案例,到3月16日川普进行全国讲话动员美国全民进行抗疫,这之间的两个月里面,美国的那些部长、学者和专家们,到底都做了什么?
80页的通信记录
4月11日,《纽约时报》披露了一份80页的通信记录,里边是美国最顶尖的公共卫生人员与传染病学家的对话记录。他们之中有政府官员,有专家学者,也有退休的科学家,而从他们的沟通记录中,我们就能看到美国政府在生死攸关的2个月中,到底是如何让机会从手中溜走的。
虽然美国特朗普曾多次表示,没有人能够预见新冠病毒的影响,但据纽约时报的调查显示,其实特朗普政府内部的一系列政府官员在1月份,都已发现了来自于新冠病毒的威胁——其中包括白宫高级顾问、内阁资深专家和情报机构等。
然而,虽然他们明确表示需要对新冠病毒采取积极防御行动,但总统本人却一再淡化病毒的严重性,反而关注其他问题,结果导致了现在难以控制的局面。该报记者通过数十次采访、检阅电子邮件和其他记录,发现了许多此前未被报道的细节,希望为大家揭示特朗普总统对该病毒反应迟钝的程度和根源。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一月时特朗普对于疫情的态度吗?那是相当的积极呀,甚至在整个一月和二月,他对疫情的表述都是极其乐观的。
特朗普失灵
他曾说:“四月份当天气变热的时候,病毒自己就死了”
2月26日又称:“目前美国15个病人,过几天就归零啦!”
然而真实情况是,美国情报机构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一月就对疫情有了预警。
据报道分析,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早在1月初就收到了有关中国武汉市新型病毒潜在危险的警告。美国国务院的流行病学家也提出警告说,这种病毒可能发展成大流行病,而国防情报局的一个国家医学情报中心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追踪流行病的办公室也在1月初收到情报报告,预测该病毒会传播到美国,因此他们在数周内提出了一些防控计划,例如督促美国人回家工作以及关闭芝加哥大小的城市。
但特朗普一直到三月都没有采取此类措施。
而且不幸的是,一些最早的警告还遭到了总统经济顾问的反对,他们担心特朗普在与北京就一项贸易协议进行谈判时,会因此与中国的关系破裂。
退伍军人,事务部高级医学顾问卡特·梅切尔博士(Carter Mecher)在1月28日晚间,写给公众的一封电子邮件中就表示,无论如何,疫情都会很糟糕,因为预计爆发的规模似乎已经难以置信。
她还表示,这种流行病被预计将夺去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的生命,因此敦促美国公共卫生官僚机构中的高层人士醒来,并为采取更为激烈的防御行动做准备。
然而,后来等到在美国发现第一例冠状病毒病例一周之后,特朗普总统才最终决定采取积极行动。卡特·梅切尔博士是布什政府时期与医疗健康有关的官员。
特朗普早被告知,有500,000人可能失去生命
此外,尽管特朗普先生曾否认了这一消息,但有信息指出,他当时确实收到了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于1月29日发布的备忘录,其中详尽地详细介绍了冠状病毒大流行的潜在风险,表示疫情会造成多达50万人的死亡和数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纳瓦罗(Navarro)先生在备忘录中主张限制从中国旅行。
该备忘录说,在最坏的情况下,美国30%的人口将被该病毒感染,导致死亡。但是后来,特朗普矢口否认他当时看到了备忘录。
后来,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长亚历克斯·M·阿扎尔二世(Alex M.Azar II)在1月30日的一次电话会议上,直接警告了特朗普先生可能爆发病毒大流行,这是他在两周内向总统发出有关病毒的第二次警告;而这位当时在乘坐空军一号飞往中西部的总统回答说,阿扎尔先生正在危言耸听。
阿扎尔先生后又于2月公开宣布,政府正在美国五个城市建立“监视”系统,以测量该病毒的传播并使专家能够预测下一个热点;但该计划起步缓慢,已被推迟了几个星期。
信息之中,除了有据可查的,关于国家病毒检测能力有误的记录,政府官员们对病毒传播的速度和途径还是一无所知。
一位官员还表示:“我们当时乘坐的飞机都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在关键时刻损失了三个星期
专家对未能迅速采取行动感到震惊
到2月的第三个星期,美国政府高级公共卫生官员得出结论,是时候开始采取更具侵略性的战略来减轻病毒的传播了,包括社会隔离,在家中等待和学校停课。
在整个1月和2月,一群学者,政府医生和传染病医生(包括特朗普政府官员)在沟通中,多次对政府缺乏对这种病毒的积极行动表示关注。他们抨击缺乏病毒测试,并引起了政府的关注,人们担心这种病毒是由无症状的人传播的;他们还跟踪了该病毒的全球传播。
后来他们发现,一名20岁的中国妇女尽管从未表现出任何症状,但仍感染了五名亲属,这意味着极其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即使是看起来健康的人,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传播该病毒,因此必须马上采取防控措施。
“这是真的?!” Kadlec博士写信给研究员。“如果这是真的,那就意味着我们在筛查和检疫工作上会有很大漏洞。因为人们到处携带病毒。”
然而,在他们还没有机会向总统介绍该计划时,就产生了变故。
当时,美国免疫与呼吸道疾病中心的主任Messonnier自己在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上发文,警告美国疫情的严重性。这个警告让一些美国人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也造成了美股大跌,毕竟疫情是对经济的一个巨大打击。但也因此激怒了特朗普。
据信息显示,他当日返回白宫后,看到美股大跌之后勃然大怒,指责吹哨的Messonnier主任过度反应,造成社会恐慌。因此将他从卫生和公共服务秘书一职撤掉,并指定由副总统迈克·彭斯(Mike Pence)负责。
特朗普最终建议,采取激进的社会隔离准则还需要再三周,而在这段时间里,病毒在很大程度上继续不受阻碍地传播,因此工作组正在努力避免发布会激怒总统的信息。
有评论显示,特朗普认为,经济问题是他的重中之重,是他能否在2020年连任的关键,而美股就是美国经济的风向标。美股大跌,是川普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他可以牺牲一切代价来保障美国经济平稳运行。
与此同时,特朗普也愈发对自己政府内的一些人产生了不信任。他认为身边有要害自己的奸臣,他把这股势力叫做“Deep State”,也就是潜伏在政府内部的人们。而这种偏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特朗普在疫情上的判断:他认为所有那些鼓吹封城隔离,要政府全力应对疫情的人,其实都是为了搞垮美国经济,最后让自己落选。
在同一时间,美国另一端的西雅图,一位华裔女病毒学家Helen Chu开始违背上级要求自行检测患者,发现新冠病毒早已在美国大规模传播。
接下来的时间里,美国的确诊人数开始直线飙升。
3月16日,美国确诊人数达到4226。也就是这一天,特朗普宣布对欧洲禁飞,全美开始执行社交距离政策。《纽约时报》称,最后是艾滋病专家Deborah L. Birx博士的加入,才最后说服了特朗普。
但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对美国来说,2月份是控制病毒的关键时期。假如2月份就开始执行严苛的隔离政策,美国也就不会成为世界最严重的疫区国。
而特朗普也在3月16日之后迅速改口说自己一向很重视新冠病毒。
他的白宫发言人贾德·迪尔(Judd Deere)也和媒体表示:“虽然媒体和民主党人在1月和2月拒绝认真承认这种病毒,但特朗普总统采取了果断的行动来保护美国人,并运用联邦政府的全部力量来遏制该病毒的传播,甚至在我们不了解病毒传播水平或无症状传播的水平时,扩大检测力度并加快疫苗开发。”
但,真的是这样吗?
特朗普的孤注一掷
由于美国失业率创新高,国家经济受到重创,特朗普一直想要在美国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型复工的决定。但全美范围内疫情仍然严重,“复工”这个词,对于现在的美国来说不亚于天方夜谭。
然而根据美国媒体CNN的报道,本周末特朗普将联合美国各领域专家一起商讨,作出5月1日是否复工的决定。
根据政府官员向美国媒体CNN透露,目前是美国的新冠病毒感染的重要时刻,美国的病例预计将很快达到高峰。而特朗普已经开始期待有一天他能告诉美国人民最糟糕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同时,特朗普称这个决定将会是他总统生涯中最重大的决定。美国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Dr. Fauci表示,未来一周,全美范围内将进行大规模的抗体测试。
经检测后拥有抗体的人群将获得免疫卡,同时也可以尽快正常上班。根据Business Insider的报道,这项病毒抗体测试就类似于验孕和艾滋病抗体测试。将通过滴血检查,来检测被检测人是否有新冠病毒抗体。
种种迹象表明,新冠病毒抗体测试可行并且将马上投入使用。这为特朗普一直心心念念的“复工”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然而各种潜在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测试剂是否准确?如何实地投入使用?如何监测结果?复工是否会导致更多病毒感染?
让我们只能拭目以待吧。
信源&图源:纽约时报、CNN
本文所有内容未经版权方许可,请勿转载。
编辑:醒醒
责任编辑:林伯儒
平台:温哥华头条
微信ID:Vancouverheadline